近日,喬司鎮綜治中心調解室的老楊接到一件聞所未聞的離奇死亡糾紛案。該鎮某工貿有限公司負責人稱:“她來應聘,我們考考她的縫紉技術,誰知不到3分鐘,她突然沒氣了。”
9月8日上午10:30分,江西人姚某到位于喬司鎮三鑫工業園區的某工貿有限公司應聘縫紉工。在辦理了相關手續后,廠方提出要試看一下姚某的縫紉熟練程度,姚某同意后,廠方把姚某帶到一臺縫紉機前,姚某遂上前開始做一只袖子,可上去不到三分鐘,姚某突然倒地。見此情景,廠方立即救治,并及時報了120和110。等醫生趕到,經證實姚某已死亡。隨后警方開展調查取證,排除了他殺和其它因外力引起的死亡,屬猝死。姚某從進廠門到死亡,總共時間不超過1小時。
接報后,喬司綜治中心立即啟動突發事態應急方案,下午2時,由鎮黨委分管領導主持,召集經發、綜治、勞動保障及公安人員參加,專題研究此事。由公安負責調查清楚死因并聯系家屬;經發辦做好廠方工作,負責接待家屬;綜治與勞動保障掌握動態先期加入開展調處。
“進廠不到1小時就猝死,算不算工傷?”“在試用期間廠方有無不當之處間接導致猝死?”等等一系列問題,擺在杭州市十佳調解員、鎮調委會副主任楊金泉面前。面對這一起離奇案子,老楊深感責任重大,他迅速與區司法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法院等專業部門溝通,剖析案情、分析死因,為調解工作奠定了基礎。
9月10日,家屬方20余人到喬司,由于剛失去親人,部分家屬情緒比較激動。中心待雙方情緒穩定后,首先由警方通報了案情和調查情況,而后中心根據各方了解情況對此事作了定性,這是一起偶然的猝死案件,廠方在此事中基本無過錯,但存在著因果關系,雙方應在此基調的基礎上坐下來談判。
經過一系列工作,雙方基本同意此基調,而后雙方就補償問題產生分歧,家屬方提出補償10萬元,而廠方只答應補償2萬元,矛盾又一度激化。眼看問題更趨復雜,主持調解的老楊建議雙方可向律師等咨詢后第二天再進行調解。
9月11日下午,在向律師及其他多方咨詢后,死者家屬及公司方代表再次來到綜治中心,在調解人員耐心細致的工作下,雙方最終簽訂了補償協議。由公司方出于人道主義,補償家屬5萬元。至此,一起極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糾紛在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得到了有效化解。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peichang/2615.html
上一篇:認定前的補償是否是工傷待遇?
下一篇:員工食堂發病不算工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