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關于切實做好全省危化品和建筑等高風險行業參加工傷保險工作的通知
(蘇人社函〔2019〕164號)
各設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昆山市、泰興市、沭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9年3月21日,鹽城市響水縣生態化工園區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發生重特大爆炸事故;同日,揚州市中航寶勝海洋工程電纜有限公司一處在建工地發生腳手架墜落事故;3月31日,蘇州市昆山綜保區漢鼎精密金屬有限公司一車間發生爆炸事故。這3起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損失慘重、影響惡劣、教訓深刻。特別是響水“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救援救治和善后處理措施,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和省安委會分別下發緊急通知,部署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結合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安全生產的部署要求,現就切實做好全省危化品和建筑等高風險行業參加工傷保險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筑牢工傷保險參保意識。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強化底線思維,結合當前省內發生的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舉一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充分認識工傷保險促進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先參保、再開工”的原則,嚴格履行參保工作職責,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固化責任,強化機制,明確任務,加強協作,防范風險,切實抓好本地區危化品等行業和建筑、鐵路、公路、水運、水利、能源、機場等工程建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工作落地、見效。
二、落實主體責任,細致開展工傷保險排查整改。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健全工傷保險促進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制度,層層壓緊壓實責任,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要具體抓,確保本地區危化品和建筑等高風險行業參加工傷保險工作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實處。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和“不留死角、不留盲區”的要求,乘勢而為,會同應急管理、住建、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迅速組織開展對本地包括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在內的危化品和建筑等高風險行業參加工傷保險工作排查,對排查出來的問題立即督促整改落實,確保本地區危化品行業和建筑、鐵路、公路、水運、水利、能源、機場等工程建設項目工傷保險應保盡保、應收盡收。同時,要及時督促國家鐵路和省管項目屬地化參加工傷保險落到實處。
三、注重預防宣傳,提高工傷保險經辦服務質量。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認真貫徹省四部門《轉發國家四部門關于印發工傷預防費使用管理暫行辦法通知》的通知(蘇人社發〔2018〕165號)要求,指導危化品和建筑等高風險行業施工企業積極開展工傷預防宣傳與培訓工作,建立健全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施工企業等多層次的培訓體系,不斷提升職工特別是農民工的工傷保險意識,控制和減少工傷發生。對積極開展工傷預防,有效減少工傷發生的企業和工程項目承包單位,符合條件的,要落實工傷保險費率浮動政策。按照“放管服”改革和人社行風建設要求,優化參保繳費、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待遇支付等服務流程,開辟綠色通道,提供網上辦理和“一窗式”服務,為企業和工傷職工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人性化服務。
四、完善應急機制,切實抓好工傷保險應急保障。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根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傷保險司關于請配合做好〈重特大工傷事故工傷保險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的函》(蘇人社函﹝2015﹞33號)要求,健全完善工傷事故應急響應機制,合理分級,認真準備,周密應對。嚴格執行有關值班報告制度,暢通信息報送渠道,一旦發生工傷事故和重大緊急情況,確保迅速啟動、科學應對、妥善處置并第一時間報告。
聯 系 人:省人社廳工傷保險處 王 平
聯系電話:(025)83271713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19年4月8日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jiangsusheng/2019-4/9016.html
上一篇:江蘇人社廳、省高院加強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訴訟銜接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
下一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勞動爭議案件適用終局裁決有關問題的通知